当前位置:首页 > 能源 > 张晓辉:追寻“银王”足迹 传承银矿文化

张晓辉:追寻“银王”足迹 传承银矿文化

2025-05-05 09:53:00 [体育] 来源:西域快线之声

张晓辉:追寻“银王”足迹 传承银矿文化

张晓辉到山中找寻古银矿洞遗址。银王

“进一趟山,张晓我也不知道会不会有收获,辉追化但就是寻足想来找找看。这一处就是迹传前几年发现的矿洞。”炎炎夏日,矿文刚获评福建省第二届“最美文物守护人”的银王宁德市周宁县上洋村张氏理事会会长张晓辉,又一次来到位于周宁县浦源镇官司村围城底自然村附近的张晓山林间,这里藏有多处古银矿洞遗址,辉追化因掩映在绿树丛中,寻足难觅踪迹。迹传

张晓辉是矿文这里的“常客”,每次来到山中找寻古银矿洞遗址,银王他都会在矿洞前伫立一阵,张晓看着先人留下的辉追化宝贵遗产,给自己鼓鼓劲,毕竟每一趟上山,都充满未知。

今年53岁的张晓辉,现为浦源镇上洋村张氏理事会会长。他小时候常听村里的长辈提起先祖的炼银故事,耳濡目染,对古银矿洞遗址甚是痴迷。

没有良好的勘探技术和现代化冶炼设备,先祖用什么炼银?在周宁,到底有多少个古银矿洞遗址?为了解开谜团,2010年起,张晓辉踏上漫长的寻找古矿洞、古代炼银设备之路。

“周宁古银矿遗址多分布于山涧两侧,自然景色优美,矿洞内部结构千姿百态,有横坑、竖洞及因开采矿山形成的形态各异的遗迹。”张晓辉寻找的重点是围城底自然村,此地由来是明嘉靖年间的一纸朝廷批文,将界内的产银富矿区特批给张晓辉的祖先张彭八,由他围城开采,这一盛况持续20多年,并成就了一代“银王”。

回忆起第一次寻矿洞经历,张晓辉依旧十分感慨。当时,他自费请了向导,一路上穿越杂草和茂密的树林,硬生生踩出一条山路。好不容易找到了矿洞,可洞内只能弯下身子匍匐前行,摸索许久,午夜才返家。

“那一趟收获满满,找到了5个古银矿洞遗址。”张晓辉骄傲地说。

从那以后,他每年至少进山4趟,遇到石磨、矿石样品等有关物件时,他便和同行人一同背下山。“最重的一块石磨有100多斤,我们花了一天时间才运下山。这些物件都收藏在我家里,等博物馆建起来,再把它们放过去。”张晓辉说。

2013年至今,张晓辉先后到李墩镇芹溪村、浦源镇紫云村等地探寻,共找到大大小小古矿洞200多处,收集到大小石磨10多个、矿石30多块、炼银工具若干把……周宁古银矿洞遗址的神秘大幕,在张晓辉手中徐徐展开。

除了进山寻找古矿洞遗址,张晓辉还承担起保护张彭八故居的重任。“这可不比上山探洞简单。”张晓辉由衷感叹。

在周宁境内,明代遗存至今的木构古民居寥寥无几,而张彭八故居却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专家称其为中国古银矿业主唯一保留完整的地面建筑物,文物价值十分珍贵。

“故居保护是一件费心的事。有的村民为了方便通行和美观,想将故居地面进行硬化,破坏文物原貌,影响文物历史价值。”为了确保张彭八故居原貌,做好核心区住户的搬迁和旧宅地处理,张晓辉一家一户上门做思想工作,整合全村力量,广泛开展宣传,并筹资50多万元,用于故居前期保护。

为了保护故居,张晓辉时常四处奔走,但他从来不叫苦,“不能让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在我们手上流失,应该最大限度呈现它的价值,让它活起来”。

张晓辉还致力于还原当地的古代巡检司遗址。他自掏腰包,亲自动手,清理修复了巡检司的石砌墙体、古道、古井、护坡等。同时,在显著位置设立文物保护标识,在重点部位进行围挡,安排巡护人员定期巡查。

“张彭八故居、古银矿洞、炼银文物、巡检司遗址等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记录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和生活风貌,展现着时代的特征,是祖先留下的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张晓辉说。

张晓辉总是不厌其烦地宣传保护文物的法律法规、价值和意义。在他的示范带动下,村民一发现文物线索便会及时报告,采取相应保护措施,让更多文物得到了保存。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修缮张彭八故居,建设博物馆,让文物有个温馨的‘家’。守护文物,责任重大,我会更加努力,用心、用情守护好文物,守护好这一份历史印记。”张晓辉说。(本报记者 单志强 通讯员 刘志玮 文/图)

(责任编辑:体育)

推荐文章
  • 首届宁德市文旅经济发展大会举行 签约项目26个

    首届宁德市文旅经济发展大会举行 签约项目26个 18日,首届宁德市文旅经济发展大会在屏南举行。本届大会共签约项目26个,总投资73.65亿元,涵盖滨海旅游、生态康养、住宿餐饮、电商文创、影视拍摄等领域。在17日进行的第十二届宁德世界地质公园文化旅游 ...[详细]
  • “2019吴晓波年终秀”月底在厦门举行

    “2019吴晓波年终秀”月底在厦门举行 海峡网讯 林泽贵 陈挺)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8日现身在厦门举行的2019吴晓波年终秀启动仪式暨媒体见面会,与大家一起探讨“信心”。“国内产业转型升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详细]
  • 上月厦门垃圾分类“月考”成绩出炉 思明湖里并列第一

    上月厦门垃圾分类“月考”成绩出炉 思明湖里并列第一 厦门日报讯 记者 吴海奎)今天,你垃圾分类了吗?如今在厦门,垃圾分类已经成为新时尚,越来越多的市民养成每日做好垃圾分类的习惯,人居环境也因垃圾分类得到显著改善。为促进垃圾分类工作持续向前推进,营造&l ...[详细]
  • 厦门北站出发层本月10日起将禁空载车驶入

    厦门北站出发层本月10日起将禁空载车驶入 厦门北站出发层本月10日起将禁空载车驶入 违者将被罚款150元记3分东南网12月3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林利萍 通讯员 林艺静)为了从根本上改善铁路辖区道路交通秩序,厦门北站派出所全面加强铁路区域道路交 ...[详细]
  • 福建宁德:金融服务“上山下海”便民又富民

    福建宁德:金融服务“上山下海”便民又富民 海峡网2月22日讯 新华社记者 董建国)地处闽东的福建宁德是典型的“老、少、边、岛、贫”地区。近年来,宁德市金融机构针对一些地处山高路远、信息闭塞的群众,推出金融产品、简化程序 ...[详细]
  • 两岸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落户厦门

    两岸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落户厦门 东南网11月2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廖丽萍 通讯员 叶欣) 23日,中国厦门)海峡两岸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签约仪式在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举行,厦门文化产业发展再添新平台。该产业园由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厦门 ...[详细]
  • 34.90%!厦门离结比全国第五 仅次于北上广深

    34.90%!厦门离结比全国第五 仅次于北上广深 东南网12月1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婚姻的裂痕,律师能修复?近日,福建远大联盟律师事务所家事团队何亮亮律师等人研发的产品《婚姻修复法律服务》,获首届福建青年律师“法律服务产品研发创新大 ...[详细]
  • 厦门北站出发层本月10日起将禁空载车驶入

    厦门北站出发层本月10日起将禁空载车驶入 厦门北站出发层本月10日起将禁空载车驶入 违者将被罚款150元记3分东南网12月3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林利萍 通讯员 林艺静)为了从根本上改善铁路辖区道路交通秩序,厦门北站派出所全面加强铁路区域道路交 ...[详细]
  • 宁德一女子清晨开门莫名被打 两人帮忙也被捅伤

    宁德一女子清晨开门莫名被打 两人帮忙也被捅伤 清晨5时,一开房门便无故被打,家人出来帮忙也遭刺伤。昨日上午,记者从霞浦县法院获悉,该院日前成功审结一起寻衅滋事案件,依法判处男子方某某有期徒刑2年2个月,并要求方某某于判决生效之日起一个月内赔偿三名 ...[详细]
  • 厦门气温今回升最高气温26℃左右 风力不减

    厦门气温今回升最高气温26℃左右 风力不减 海西晨报讯记者 曾昊然)昨天,厦门继续受冷空气南下影响,沿海风力很大,出现了6级-7级、阵风8级-9级的东北大风;同时,气温依然比较低迷,厦门区域的最低气温在14℃-18℃,最高气温在21℃-23℃。 ...[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