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古田传统竹编工艺:经纬之间编织时尚韵味
原标题:古田传统竹编工艺:经纬之间编织时尚韵味
陈景威在工作室制作提篮。宁德
工艺精湛、古田工艺造型时尚的传统各类竹艺品
海峡网1月21日讯 (闽东日报记者 龚键荣 通讯员 杨远帆 文/图)劈篾、编织、竹编之间上色、经纬晾晒,编织在竹编工艺美术师陈景威的时尚手指翻飞间,山林常见的韵味毛竹变成了实用的生活竹器、时尚精美的宁德工艺品。1月2日,古田工艺记者来到位于古田县城西街道罗华村的传统陈景威工作室,见识了在经纬挑压中编织竹艺品的竹编之间精湛技艺。
古田竹编工艺享誉四方
2018年11月13日,经纬陈景威工作室入选第二批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名单。编织没有豪华装修,时尚偏于旧厂房一隅,甚少人知道这里承载了古田传统竹编工艺最辉煌的记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原古田县工艺美术厂盛产竹编产品,曾创下700多万元的出口值,跻身古田县出口创汇前列。2000年后,由于外贸市场萎缩、消费结构改变,竹编产业渐渐从“宽街”走进“窄巷”。
“工厂在鼎盛时期有数百名员工,2008年关厂后,大部分工人为了生计都转行了,厂房的部分区域则租赁给培训机构。”陈景威说,眼见古田传统竹编工艺走到没落的边缘,他在感慨之余,决意与几位老同事一同坚守这项技艺,便租下了老厂的一块地方,专门生产竹编产品。
竹编是一项以竹丝、篾片挑压交织的传统手工艺,在宁德各地都有流传。如今在街头仍然能见到些许竹编作坊,提篮、簸箕、漏勺、板凳等实用型竹器也属常见,而古田传统竹编工艺之所以脱颖而出,在于“编工精细、色泽悦目、品种多样”。
早在上世纪30年代,古田竹枕就在国际万国展览会上获得优等奖;1959年,古田竹编花篮、花筐、提盒等被编入《福建工艺美术选集》;原古田县工艺美术厂成立之后,集全县竹艺师之力,开发了瑰丽花篮、竹蝶、角目提篮、玉青花插等一系列外形美观、工艺精湛的竹艺品,远销海外市场,成为靓丽的“古田名片”。
手艺人在坚守中传承
1988年,高中毕业的陈景威赶上了原古田县工艺美术厂辉煌期的“末班车”,出身竹编世家的他在这里学到了完整的竹编技艺与科学处理工艺。作为年轻一代的竹艺师,陈景威在运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对竹艺品的外观、功能进行了改进和创新,使之更适合市场需求。
每一位来到陈景威工作室的参观者都会被各类精致的竹艺品所吸引,手包、花器、礼盒、摆饰、收纳盒全然没有生活竹器的朴素之感,更像是一件件艺术品。
“生活竹器的制作工艺一般是选竹、劈篾、编织,而竹艺品还需要构图、制作模型、上色、晾晒,不仅工艺复杂,还要求竹艺师具备一定的艺术创作能力。”陈景威说,以女士手包为例,融合了竹艺、藤艺,搭配了金属构件,形成古典结合现代的美感。
陈景威的作品还有许多巧思,他在编织簸箕、箱子时,采用了寓意美好的福禄寿喜、祥云、花开并蒂等纹饰,展现出高超技艺。
由于竹子的天然纹路、手工编织的个性化、上色工艺的个体差异,每一件竹艺品都是独一无二的,陈景威认为这正是竹艺品的审美价值所在。
去年9月,古田竹编传统手工技艺入选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为数不多还在坚守的手艺人既为此感到振奋,也为技艺传承面临危机感到忧心。
竹编工艺繁复精细,难以短时间学成,年轻人对此兴趣索然;竹编产品的销售渠道受限,手艺人的收入不高,导致目前的技艺传承青黄不接。陈景威说,古田传统竹编工艺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保护、传承这项技艺,他愿意带动更多的人一直坚守下去。
(责任编辑:休闲)
-
记者获悉,11月26日~12月7日,市人社局将于对各县(市、区)的职业培训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抽查,对不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安全措施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将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对管理不善发生 ...[详细]
-
刘加顺在大学科技园调研时要求推动园区建设 服务地方发展 本报讯记者 周伟)11月13日上午,市政协主席刘加顺一行到日照大学科技园调研。市政协秘书长苏海勇陪同活动。 刘加顺一行先后到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 ...[详细]
-
“这么好的小伙子,却还没找到姑娘爱!”如有慧眼识珠的赶紧联系我们本报记者 范红玉 传菜员,就负责把装好盘的菜品从厨房传送到餐桌的员工,这个看似简单的行当,却有着许多的技巧。 “有婚宴时,我们一个大托盘 ...[详细]
-
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黄金华提出要求 本报讯通讯员 丁相茹)近日,市人大常委会及机关通过多种方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市人大常委会第一副主任黄金华要求,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十 ...[详细]
-
10月22日22时04分,省高速公路公司宁德分公司接到一名司机求助,G15线沈海高速福鼎段AK1854处,由于雨天路面湿滑,一辆满载山羊的货车避让小车时,不慎发生侧翻事故,羊笼破裂后一百多只山羊在高速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李刚业) 没有准备好过冬的市民可要注意了,本周将有一次较强冷空气影响我市,请大家做好御寒保暖的准备。 昨日,记者从市气象台获悉,本周将有两次冷空气影响我市,第一次冷空气势力 ...[详细]
-
如何推进“15-20分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圈让文化资源向农村和社区倾斜必须坚持“重心下移” 本报讯(记者 李刚业) 每当进入冬季农闲时节,东林子头村的农家书屋人气就渐渐旺了起来,这几年,村民孙先生就养 ...[详细]
-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收官”均达到50%以上节能标准 本报讯(记者 靳凤清) 今年,我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将于11月30日前全部完成,按时超额完成年度改造任务,这是记者昨日从市住建委节能办获悉的。 记者 ...[详细]
-
宁德网消息(记者 叶陈芬)近日,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按照国家商务部要求,2016年10月1日开始,宁德市正式开始实施外资企业准入“审批改备案”,截至目前,已有20多家外资企业上 ...[详细]
-
小麦为何上涨 食用油为何下降 蔬菜后期走势如何预计今后蔬菜价格可能小幅反弹本报记者 张磊 11月14日,记者从市物价局获悉,我市10月份部分农副产品市场价格形势分析出炉。监测显示,10月份,我市受油料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