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搜 > 让“娘家味道”飘香“宝岛婆家”——两位大陆配偶的故事

让“娘家味道”飘香“宝岛婆家”——两位大陆配偶的故事

2025-05-11 13:58:17 [生活] 来源:西域快线之声

  新华社记者赵博、娘家味道齐菲

  高雄市前镇区,让飘有家远近闻名的香宝“靖湾云南凉面”。招牌的岛婆椒麻鸡胸肉米线,以手工云南米线和鸡肉做底,家两拌以黄瓜丝、陆配胡萝卜丝、故事白芝麻、娘家味道花生颗粒,让飘再浇上特制辣椒油,香宝麻辣鲜香俱全,岛婆正宗的家两“云南味道”吸引四方食客。

  小店主人是陆配来自云南曲靖的湛秀英。和许多陆配姐妹一样,故事选择两岸婚姻让湛秀英经历人生苦辣酸甜。娘家味道如今,她认真经营这家小店,期待越来越多“宝岛婆家”的乡亲,通过饮食文化认识和了解“大陆娘家”。

  “身为大陆配偶,娘家婆家一家亲一样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湛秀英的话,道尽这个群体的心声。

  2000年,23岁的湛秀英嫁来台湾。航班时间晚,通关手续又繁琐,抵达时已是凌晨。没想到家门口却热闹非凡,邻居们熬夜等待,只为看一眼“大陆新娘”。

  说起这段往事,湛秀英忍俊不禁。一晃多年,当初的人生地不熟,早已不复。“街坊们很热心,常常看我忙不过来,就帮忙丢垃圾,还帮店里客人安排停车。”她说,他们对于大陆人的陌生感,也在日常相处间慢慢消解。

  南台湾民风淳朴,性格开朗的湛秀英很快融入当地社会。她发现,身边去过大陆的人很少,对大陆多有误解。这让她萌生推动两岸交流的念头。湛秀英参与成立中华两岸一家亲交流协会,积极投入云台两地文教交流活动。

  2017年,湛秀英在兼职任教的和春技术学院举办“云南文化月”活动。“反响很好。”她说,师生对“彩云之南”的风物民俗产生浓厚兴趣,让自己倍受鼓舞。

  后来,湛秀英想到开一家店,来展示美丽家乡,既是餐馆,也是茶室、咖啡店。顾客畅享米线、腊肉、咸豆花之余,还能品尝普洱茶、小粒咖啡。望向博古架,刺绣手袋、蜡染布艺、翡翠摆件、民族服饰……云南风情扑面而来。

  午餐时分,一对来自屏东的中年夫妇慕名到访。妻子李女士是抗日远征军后人。她说,从小家里就吃云南米线,没想到多年后,在高雄一条不起眼的巷子里又找到“这个味道”。

  尽管乡音不再,李女士还是开心地与湛秀英拉起家常。遥远的“云南老家”,在这一刻,仿佛近在眼前。

  “开店后遇见台湾各地客人,常会有这样的惊喜和感动。”湛秀英说,这就是她坚持将小店经营下去的原因,“我是大陆人也是台湾人,通过饮食文化促进更多两岸之间的相知相识,是我应该做的”。

  在台北,也有这样一位认真经营“娘家味道”的大陆配偶。

  她叫冯纯利,30岁时嫁给同在广东打拼的台湾丈夫,2016年来台定居。3年多前,冯纯利在台北市中山区租下小小的档口,起名“feng good”,主营粉面。

  她的拿手美食是武汉热干面。焯面、拌料、出餐……不到5分钟,一碗地道的热干面就端到食客面前。面条爽滑劲道,芝麻酱醇厚,辣油香浓,和着恰到好处的卤水,正是来自长江边记忆里的味道。

  “我在武汉东西湖长大,年纪轻轻就离开家,当过鞋厂质检员,做过服装生意。虽然‘到处岔’,内心深处总忘不掉家乡的模样。”冯纯利说。

  为“复刻”家乡味道,冯纯利没少花心思。光是面条,就跑东跑西找了好久,终于在台北万华一家传统市场找到心仪之选。“不能太细,又不能太硬,要韧得刚刚好。”

  冯纯利说,辣椒油和卤水必须亲手制作,才保证口味。发现台湾百姓有吃肉燥的习惯,她又加入炒制好的肉末提鲜。

  一碗热干面,定价60元(新台币,下同)。在“铜板美食”(意为100元以下、用硬币购买的食物)日渐稀少的台北,堪称低廉。“我期待‘回头客’。”冯纯利笑着说。

  台北房租高,她只好住在新北林口大姑家,每天搭公交、捷运往返30多公里;档口没有空调,炉子一开,温度直线上升,入夏后更是难熬……谈及种种辛苦,冯纯利说,只要生意好,再苦也值得。

  “feng good”渐入佳境,工作日的午市,在附近写字楼上班的年轻人大排长龙。除热干面以外,肠粉、酸辣粉、螺蛳粉同样热销。“分量足、用料好”“味道平常却不平淡”“在地推荐”……他们把好评公允地写在网络上。

  还有食客吃过热干面后,跑到武汉旅游。再来光顾时,翻出手机相册给冯纯利看“下雪的武汉”,分享愉快的游览经历。

  点滴积存的友善,让冯纯利逐渐融入“宝岛婆家”。看到街头巷尾的“串串香”“剁椒鱼头”“酸菜白肉锅”招牌,她也会对“娘家同行”感到亲切。

  “我们把最珍视的家乡美食带到台湾,自然是用最真诚的心意来经营。”冯纯利说,这份心意得到回应,是最开心的事情。

(责任编辑:文旅)

推荐文章
  • 文化为媒“舞”动两岸——台胞陈明正的小期盼

    文化为媒“舞”动两岸——台胞陈明正的小期盼 黑色棒球帽、彩绘T恤、白袜球鞋。出生于1975年的陈明正来自台湾高雄,记者到访时,他正在充满涂鸦装饰的练舞房里,对着长长的墙面镜,跟随音乐节拍舞动。“我打算在北岸办一个自己的舞蹈室。”几曲舞毕,陈明正 ...[详细]
  • 日照市开展冬春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

    日照市开展冬春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 日照讯记者 孟凡虎)冬春期间,寒潮大风和雨雪恶劣天气较多、人员出行密集,是农机事故的多发期,为彻底消除各类隐患,日前,市农机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该局组织人员深入农村集镇、农机合作社、 ...[详细]
  • 日照市民营经济发展局新起点新担当新作为

    日照市民营经济发展局新起点新担当新作为 日照讯通讯员 荣玉来)站在“十三五”新的起点,作为民营经济、中小企业服务部门,市民营经济发展局致力于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担当,早干实干苦干,奋力开创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工作新局面。进一步解放思想,创造性 ...[详细]
  • 日照市民营经济发展局新起点新担当新作为

    日照市民营经济发展局新起点新担当新作为 日照讯通讯员 荣玉来)站在“十三五”新的起点,作为民营经济、中小企业服务部门,市民营经济发展局致力于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担当,早干实干苦干,奋力开创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工作新局面。进一步解放思想,创造性 ...[详细]
  • 从“头回客”到“回头客” 台商:看好进博会,看好大陆发展

    从“头回客”到“回头客” 台商:看好进博会,看好大陆发展 在今年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上,台湾的参展商们带来了众多令人瞩目的科技创新产品。除了“老朋友”,越来越多的台企参与到进博会中来,其中更有不少“新面孔”。全国台企联副会长、北京台协副会长周 ...[详细]
  • 市民直呼“吃菜比吃肉还贵” 日照菜价上涨背后

    市民直呼“吃菜比吃肉还贵” 日照菜价上涨背后 记者 刘祥彩 刘彦美 李培安 秦钊菜价暴涨原因何在?随着气温回升,记者发现,春节长假刚过,市民对新鲜叶菜的需求量增大,各大菜场蔬菜供应充足,菜价虽然有些回落,但仍然继续保持了高位运行态势。2月16、1 ...[详细]
  • 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员给日照家人的一封信

    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员给日照家人的一封信 主人公:张磊,男,33岁,2005年入伍,现为中国第三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一分队三小队小队长,原部职别为武警山东边防总队日照边防支队小海边防派出所干事。给家人的一封信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 ...[详细]
  • 春节一周全省“蓝繁”平均4.8天 日照领跑“气质”

    春节一周全省“蓝繁”平均4.8天 日照领跑“气质” 2月的第二周(2月8日-2月14日)适逢春节假日,齐鲁大地金猴闹春,尽管中间出现短暂的雾霾过程,但春节周全省整体“气质”较佳。据统计,全省一周“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平均达到了4.8天,比前一周(3 ...[详细]
  • 福建十年累计率先发布225项台胞台企同等待遇清单

    福建十年累计率先发布225项台胞台企同等待遇清单 新华网福州12月18日电蒋巧玲)十年来,福建省累计率先发布225项台胞台企同等待遇清单、研制两岸共通标准226项,每年常态化举办两岸主要涉台交流活动近300场,两岸融合发展不断迈出新步伐。 17日, ...[详细]
  • 春节日照6大商场“吸金”4019万 客流量破百万

    春节日照6大商场“吸金”4019万 客流量破百万 记者从日照市商务局获悉,春节期间2月7日至2月13日)市区主要六大商场商品销售收入4019万元,同比增长12.6%;客流量100余万人次,同比增长16%。今年春节期间,天气晴朗、温度适宜,市民消费保持 ...[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