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能源 >>正文
国土资源局差别化供地助转调保增长保红线
能源55人已围观
简介 本报讯记者 王均薇 通讯员 陈海文 丁伟)今年以来,市国土资源局围绕“转方式、调结构”,实行差别化供地方式,即重点保障扩内需、保民生和环保、科技含量高的项目,投资规模达到“点供”条件的优先保障用地; ...

强化存量土地挖潜。局差在全省率先编制了市、别化保红县(区)两级《农村建设用地挖潜利用规划(2006—2020)》。调保规划拆旧面积21.4万亩,实施后扣除安置用地,可复垦新增耕地15.6万亩,为化解我市建设用地指标不足创造了有利条件。扎实开展建设用地增加挂钩工作,完成挂钩项目21个,面积2820亩;上报挂钩项目28个,总面积1.1万亩,建新村12个。莒县被省国土资源厅列为首批挂钩试点示范县。
统筹内外两个资源。针对我市东部发展快、建设用地需求量大的实际,我市探索实行了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异地代保制度,化解了东部发展瓶颈,为西部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同时,我市与潍坊昌邑县签订了1.3万亩补充耕地协议,部分保障了全市耕地的占补平衡。
提高办事效率。在“保增长、保红线”行动中,该局通过特事特办、简化手续、限时办结、持件运行、跟踪服务等措施,加快预审速度。建立服务企业定期沟通联系机制、现场办公服务机制,不断优化工作流程,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抓好用地预审。不断强化与发展改革、环保等部门的协调联动,严格限制“两高一资”项目,对国家和省的重点项目按“轻重缓急”进行排序,使土地供应在时序上、布局上更加合理,确保有限的用地指标资源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Tags:
相关文章
中缅边境,历史细节湮灭在生活褶皱里丨记者手记
能源边民李本怡在甘蔗地里劳作。南方周末记者赵明摄2023年底,我曾做过一篇关于网络短剧的报道,当时的一个疑惑是,短剧剧情如此奇葩,但是流量却如此惊人,究竟是什么样的群体在看短剧?2024年初,我去中缅边境 ...
【能源】
阅读更多日照港7天完成货物吞吐量370万吨
能源本报讯记者 王均薇通讯员 杨斌 王军)春节长假期间,日照港坚持“港外过大年,港内夺高产”,积极做好市场营销和生产管理工作,7天共完成货物吞吐量370万吨,同比增长13.2%,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其中, ...
【能源】
阅读更多日照奥林匹克水上公园万元悬赏出入口景观方案
能源本报讯(记者 孟锋实习生 赵欣 王瑜)如果您能为日照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出入口设计出“画龙点睛”的方案,有可能得到万元奖励,这是记者2月23日从市水上运动基地建设指挥部获悉的。 据悉,单位和个人均可参加申 ...
【能源】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