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中国|以冰雪之名,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贾依琳
“冰天雪地也是好评绘高金山银山”。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的中国之名质量举办,令哈尔滨这座“冰城”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冰雪焦点。从“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发展愿景落地生根,到冰雪经济产业链条向万亿规模迈进;从传统冰雪旅游的新图单一业态,到“冰雪+”多元场景的好评绘高深度融合,中国冰雪经济正以蓬勃之势,中国之名质量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冰雪“热引擎”。这场冰雪与经济的发展“双向奔赴”,映射出了中国经济的新图韧性活力。
国务院办公厅曾印发《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好评绘高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2027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2万亿元、中国之名质量2030年突破1.5万亿元的冰雪目标。这一明确要求,发展既是新图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延伸实践,更是对区域协调发展和扩大内需的精准施策。
以亚冬会为契机,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效应显著。黑龙江作为冰雪资源大省,借力赛事经济实现基础设施升级,冰雪大世界游客量突破200万人次。冰雪经济的“溢出效应”更辐射全国:北京冬奥会后,南方室内冰雪场馆数量激增,新疆阿勒泰、吉林长白山等地的滑雪场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冰雪产业已从北方的“一枝独秀”发展为全国的“百花齐放”,成为区域经济差异化发展的新支点。
冰雪产业之所以成为新支点,首先在于它与消费升级趋势的高度契合。数据显示,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1215.1万人次,同比增长20.4%,旅游总花费191.5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6.6%,游客接待量与旅游总花费均达到历史峰值。这种“乘数效应”的背后,是消费场景的持续创新,冰雪经济已经从单一运动延伸为涵盖文化、旅游、教育、装备的全产业链生态。
始终贯穿着绿色低碳理念,则是冰雪产业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哈尔滨亚冬会场馆建设中,既有老旧冰场的智能化改造,也有光伏发电、余热回收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冰雪装备制造企业通过材料轻量化、工艺环保化,推动产业向可持续发展转型。这种“绿色动能”的注入,让冰雪经济既“热”得起来,又“绿”得下去。
更重要的是,冰雪经济有强劲生命力,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文化层面的创新融合。亚冬会期间,“非遗体验”“冰上杂技”等文化活动,让各国运动员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东北民俗中的冻梨、糖画、冰灯,转化为文旅IP,成为“流量密码”。而且,冰雪文化从地域特色升华为国家名片,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人文温度。
从“冷资源”到“热经济”,冰雪产业的崛起,无疑是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一个生动缩影。它不仅是消费潜力的释放,更是区域协调的抓手、文明互鉴的桥梁。正如哈尔滨亚冬会的口号“冰雪同梦,亚洲同心”,冰雪经济的火热,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凝聚着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好评中国系列评论栏目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 ·深耕两岸美业40余载,打造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世界美妆品牌丨专访太和集团创始人郭襄颍
- ·最严非银支付新规落地倒计时,过半机构未达新标准
- ·92人身亡,“伊朗军神”陵园前的连环爆炸案疑云
- ·万达电影易主,儒意完成“蛇吞象”
- ·三位台籍教师的共同选择:“我们都留在大陆做老师”
- ·脑机接口康复获突破性进展丨科创要闻
- ·监管“长牙带刺”,银保机构一年被罚150亿元|2023新金融发展报告⑤
- ·人大监督再突破:“一府两院” 同时应询
- ·外交部:美方不得借经贸名义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任何错误信号
- ·南沙通告取消元宵烟花汇演活动
- ·数字金融与数据安全如何兼得?|2023新金融发展报告②
- ·庞贝氏罕见病关爱中心负责人郭朋贺:我想陪着孩子长大
- ·(台青话融合)创业台青吴伟诚的“诗与远方”:通过国漫IP打造中华文化全球魅力
- ·咖啡里的这种致癌物,你常吃的薯片和面包也有
- ·检察机关依法对刘连舸涉嫌受贿、违法发放贷款案提起公诉
- ·一个患烟雾病的青年,准备放弃人生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