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桂殡葬业台商愿做信使 助同胞回故土安葬
中新社南宁4月4日电 题:在桂殡葬业台商愿做信使 助同胞回故土安葬 中新社记者 蒋雪林 “我愿做两岸的桂殡故土殡葬信使,传承中华孝道文化。葬业助同”广西南宁市大爱礼仪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威诚3日对记者表示。台商 走进位于南宁市南梧路的信使大爱礼仪服务有限公司,骨灰罐、安葬台制寿衣被、桂殡故土台制元宝盆等殡仪百货用品有序排在货架上。葬业助同 陈威诚介绍,台商2010年以来,信使约有5万个家庭委托该公司办理亲人的安葬后事。在他看来,桂殡故土葬礼的葬业助同作用不仅是通过仪式告别让家属追思纪念、感念孝道,台商也是信使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们会在葬礼或者祭祀时回忆起先人的安葬品德和生活态度。对一个家庭来说,这是家风的传承;对一个民族来说,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时常与葬礼打交道,陈威诚并未因此而受负面情绪的影响。他说:“在对待每个葬礼的过程中,我总是怀着一种感激的心理。家属能把老人的后事交给我们,对我们是一种信任。在最紧急的时刻,家属能想起我,对我来讲那是一种无比的荣幸,我不会有负面情绪,只有感恩。” 陈威诚说,作为殡葬业的从业者,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应通过人性化的优质服务让逝者有尊严地离开,让家属在感念孝道和追思纪念的过程中不留遗憾。 作为第一位来广西从事殡葬业的台商,陈威诚说,一开始,当地民众也不愿将老人的后事委托给大爱公司办理,但公司专业的服务最终赢得了越来越多家属的信任。 陈威诚表示,台湾在殡葬礼仪领域从业者很多,大陆市场广阔,生命礼仪服务人员需求量大,希望通过宣传交流,让台湾的生命礼仪专业毕业生,能到大陆就业。这样既可以充实大陆的殡葬礼仪队伍,也能交流孝道追思文化。 从事殡葬服务多年的陈威诚,愿担当两岸的殡葬信使,帮助想落叶归根的同胞回到故土安葬。 “2020年到现在,共有10多位台胞在南宁去世后,在我的协助下回到台湾入土为安。现在还有三位在南宁过世的台胞,因联系不上家属,骨灰还留在大爱公司,每到节日,我都会给他们上香祭祀。”陈威诚说。 陈威诚表示,有一位南宁市宾阳县籍的老人在台湾去世后,老人在台湾的儿女很想完成老人的遗愿,将老人骨灰送回故乡安葬。但苦于找不到渠道,也联系不上宾阳的家人。老人去世后,只能先安葬在台北阳明山公墓园。 “2016年,老人的儿女通过台湾的同业者找到我,让我帮联系宾阳的家人,经过艰难的查找,最终找到了老人在宾阳的亲人。通过桂台两地殡葬业者的共同努力,最终帮助老人完成了落叶归根的遗愿,老人的儿女和宾阳的亲人在南宁机场见面时,都很激动,哭成了泪人。”陈威诚说。 陈威诚表示,如果广西籍在台同胞有将老人骨灰请回故乡安葬的遗愿,他愿意扮演信使的角色,帮助桂台两地同胞寻找亲人。“只要有明确的信息,我都会努力去帮助寻找。”(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台湾建筑师的乡建乡创“药方”:“最重要的是人”
- 日照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
- 2018日照旅游宣传营销在青岛拉开序幕
- 日照孝道题材电影《借娘》获公映许可
- (新春走基层)“90后”台湾女孩用自媒体开启大陆“新旅途”
- 【3·8妇女节】海天国门前巾帼英雄的别样芳华
- 日照今年将新开工5项国省道重点项目
- 日照加强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 中新网评:在时代前沿,感受蓬勃涌动的创新力量
- 劳动之美!除夕,490名环卫工人马路上过年
- 日照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
- 日照启动道路危化品运输安全整治行动
- 中国驻加拿大使馆:加方通过所谓涉台动议,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决不接受!
- 开学第一天日照40万中小学生喜迎新学期
- 日照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旅行社清查、净化专项行动
- 日照严查以招聘为名搞传销 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
- 好评中国丨从“闽山闽水物华新”看福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日照490名环卫工人马路上过年
- 日照公布2018年度十大“为职工办实事项目”
- 2月份日照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0%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