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三代”自媒体主播杨京儒:做两岸生活科普达人
中新社重庆10月22日电 题:“台三代”自媒体主播杨京儒:做两岸生活科普达人 中新社记者 刘相琳 陕西肉夹馍在台湾有多受欢迎?台三代真实的台湾腔到底是怎样?山城棒棒军现状如何?重庆老茶馆有哪些茶语……自2022年进入自媒体行业以来,网名叫“台妹lulu”的自媒做两杨京儒,在各大视频平台上,体主分享着两岸生活。播杨 祖籍四川,京儒生在台中,岸生长在重庆,活科20年前随祖父落叶归根的普达杨京儒,在重庆读书、台三代交友,自媒做两也在这里逐梦。体主 2019年硕士毕业后,播杨杨京儒进入一家房地产企业工作。京儒近日,岸生她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回忆,活科原本计划学习几年就回自家公司上班,可从小喜欢传媒行业的她慢慢发现,房地产行业不是兴趣所在。与此同时,作为一名“台三代”,杨京儒经常参加两岸交流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她发现,前两年随着交往减少,两岸民众间的认知差距越来越大。 “两岸同胞对彼此的生活都很好奇,以新媒体记录生活的方式进行交流,是帮助两岸年轻人了解彼此的最好方式。”萌生通过视频沟通两岸的念头后,杨京儒辞去房地产公司的工作,成为一名自媒体从业者。 最初,杨京儒制作的视频聚焦大陆的生活趣事、发展成就、两岸交流活动、旅游美食等,视频发出后,虽然带来了不少流量和粉丝,但她始终没有找到自己该专注的领域。 “我的台湾朋友一提到重庆,就会觉得这是一座网红城市,拜托,这不是真的重庆好吗?”杨京儒说,随着发出的短视频越来越多,她发现两岸年轻人对衣食住行、流行文化的品位是互通的,但对彼此所在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却不了解。基于此,杨京儒将自己短视频制作方向转向重庆的文化。 《中山四路的前世今生》《黄桷树——重庆历史的缩影》《重庆解放碑为什么有“错别字”》……杨京儒以亲历者的身份去实地探访,有理有据地将历史和现实传递给网友。这些短视频发出后,受到众多网友喜欢。 “评论区常收到大陆网友暖心回复,一些台湾网友也私信感谢我给他们介绍接地气的大陆生活,还有不少台湾网友咨询来大陆发展的事项。”杨京儒说,不到一年时间,她就收获几十万粉丝,视频总播放量超千万。她也从最初想着怎样迎合网友提高流量,到现在思考如何更冷静客观地展示真实的两岸。 如今,很多人称杨京儒是两岸“网红”,可她更愿意称自己是两岸“连心桥”。“因为许多台湾网友通过我的视频认识了真实的大陆,大陆同胞则通过我了解台胞对大陆的真实想法。”杨京儒说。 十几年前,在台湾想知道大陆资讯,人们通常会看电视节目,现在台湾年轻人已习惯用社交媒体来探索认识大陆。在杨京儒看来,小红书、抖音、B站等自媒体平台传播的内容,让台湾年轻人看到与过往认知不一样的大陆,改变了对大陆的刻板印象,甚至是偏见。大陆新媒体的报道,可让台湾民众看到“一个发展、多元、进步和真实的大陆”。 增进台湾青年对大陆的了解,最有效的方式,是让更多台湾年轻人到大陆,通过所看、所听,认识真实的大陆。而如何触动他们想来?杨京儒说,这就是她在新媒体平台上不断推出视频节目的意义和目标所在。(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商务部:大陆进一步中止《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部分产品关税减让责任完全在民进党当局
- 青日连铁路奎山镇站过渡正线拨接顺利完成
- 2017年日照市新增市级卫生村42个
- 日照一高校升级本科 山东拟新设3所更名1所
- 蓬佩奥再炒“美台建交”意欲何为?
- 日照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连续三年全省考核第一
- 日照境内11个高速收费站关闭
- 日照高速交警发布2018春运“两公布一提示”
- 台胞调解员许桂荣:我在平潭当“公道伯”
- 日照有关部门积极应对雪情 保障行车安全
- 日照农民工平安踏上旅途返乡过大年
- 莒县阳光户政帮无户口人员告别“黑户”
- 中方敦促美方停止借世卫大会炒作涉台问题
- 日照规范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招评标市场
- 日照岚山区提前谋划重点项目布局
- 92岁老人:《黄海晨刊》是党给我的最好礼物
- (台青话融合)留“厦”台湾女孩的“青青之约”:让乡村“被看见”
- 日照市齐家滨等四人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 日照8部门联合发出“保卫蓝天 绿色生活”倡议
- 东港区用环保“利剑”守住生态底色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