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果农厦门种火龙果 打拼“红火”事业
【港澳台专线】台湾果农厦门种火龙果 打拼“红火”事业 中新社厦门10月8日电 题:台湾果农厦门种火龙果 打拼“红火”事业 作者 郑江洛 在厦门市翔安区的红火大宅社区,一株株类似仙人掌的台湾火龙果树攀援在柱子上,枝蔓密布,果农长势旺盛。厦门 这般“红火”事业的种火背后,离不开台胞曾钧毅持续不断的龙果探索。经过多年发展,打拼大宅社区火龙果种植面积上千亩,事业成为厦门最大的红火火龙果种植基地。 “早年在台湾我就种植火龙果。台湾大陆有十四亿人口,果农市场很大,厦门所以我来了。种火”曾钧毅来自彰化,龙果2015年看中大陆的打拼商机,跨海前来翔安大宅,通过流转数十亩土地,建起火龙果种植基地。 曾钧毅告诉记者,刚来大陆时,这里大多还是白心火龙果。而那时台湾已经开始改良红心火龙果,于是他将红心火龙果的种苗带来福建培育。 曾钧毅发现厦门的土壤和台湾的土壤有一定差别,他还利用自己的经验技术,帮助村民改良土壤。“我们先用台湾的一些有机肥,将土壤慢慢改良。”他介绍,当地农民后来也开始使用有机肥提升土壤的质量。 曾钧毅始终走在探索火龙果品种改良的道路上。他说,现在市场上火龙果的价格并不高,大约在两三元(人民币,下同)一斤,于是他们又改良另外一个品种——燕窝果。“它的价值比红心果多了二三十倍,一个果可以卖到三四十块钱,一斤可以卖到六七十元。” 经过多年的悉心经营,曾钧毅的火龙果生意越做越好。不仅如此,他还与社区携手,成立了富美大宅火龙果专业合作社,吸纳农户入社,助推火龙果产业不断壮大。如今,大宅社区几乎每户居民都加入了合作社,种植户年均收入超过10万元。 在大陆发展火龙果事业的同时,曾钧毅也见证了大陆的飞速发展,和乡村的巨大变化。“那时候跟现在的场景差别蛮大的,现在你走到哪里都很干净、漂亮。”他说,大陆有非常多的机遇,对台湾人而言,大陆是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地方,意味着更大的市场和挑战。 他还计划打造三产融合的火龙果全产业链,涵盖种植、农产品深加工、休闲旅游和电子商务等领域,以期创造更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如今,曾钧毅的事业不仅在翔安大宅社区深入拓展,他的火龙果种植已经扩展到甘肃、河南、贵州、广西、广东和海南等地。他期待,火龙果能助力当地村民致富增收,生活“红红火火”。(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海峡杯”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在福州举办
- 新春探“福楼” 永定客家土楼把福文化融入建筑
- 宁德福鼎一村中发现娃娃鱼?专家:或是小鲵
- 龙岩助力残疾人大学生走稳就业路 连续三年就业率达100%
- 外交部发言人:敦促美方停止与台开展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
- 龙岩市多地入围省级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名单
- 龙岩茶叶年出口值首破1亿元 成闪亮增长点
- 因司机接听手机 福安男子行走突遭车祸身亡
-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就美对台军售答记者问
- 宁德屏南岭下乡:“荷塘经济”助农民增收
- 长汀计划完成粮食播种面积超38万亩
- 上杭27个重点项目集中开竣工
- 观台胞家族抗日救亡历史图文展 扬民族精神风帆
- 龙岩率先上线工伤网办服务超市
- 邮储银行龙岩市分行开展新版人民币社区宣传活动
- 宁德9岁女孩失踪2天被找到 具体原因仍在调查
- 两岸青年“携手”向未来,谱写“浙里”青春新篇章
- 宁德福安市:3000多亩生姜喜获丰收
- 龙岩市级灵活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和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 可尽快申请办理2018年度社保补贴
- 火车票网售时间提前至早6时 售票时间为6时~23时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