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艺术青年重庆逐梦:“在大陆深度发掘自我”
中新社重庆12月17日电 题:台湾艺术青年重庆逐梦:“在大陆深度发掘自我” 中新社记者 钟旖 27岁的台湾台湾青年张永楷在重庆有多重角色:四川美术学院艺术硕士、教培机构的艺术小提琴教师、分享日常生活的青年博主,偶尔还受邀拍摄平面广告、重庆逐梦自参与音乐会演出…… “这些机会在台湾少有。大陆只要是深度与艺术领域相关的,我都愿意尝试。发掘”17日,台湾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艺术这位“Z世代”把其在渝生活比作一段深度发掘自我的青年探索旅程,“很庆幸,重庆逐梦自逐梦路上,大陆大陆给了我广阔平台”。深度 张永楷来自台湾新北,发掘不到6岁就开始接触小提琴,台湾学有所成。本科阶段,张永楷成为台湾华梵大学美术系的学生,并于2016年作为交换生到位于重庆的四川美术学院学习一年。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大陆,收获很大。”张永楷回忆,此行,他在了解大陆美术课程的同时,结交了不少朋友。最为心动的还是祖国的大好河山,他与朋友们去河南太行山写生、去云南旅行、在重庆周边区县体验农家乐,也在心中慢慢种下“登陆”的种子。 2019年,张永楷考取四川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硕士,足迹行至更远。至今,他已参与大大小小展览10余个,从学校到北京、广州,在不断磨砺中,形成绘画风格。 张永楷的从业经历多与“艺术教育”相关。在台湾,他做过美术教师,并兼职过企业美术部门负责人。近一年,张永楷的“主业”是音乐教学。他表示,艺术令其感到轻松、自在。“只要是能够尝试的,就要挖掘能力与潜力。同龄的大陆年轻人都很优秀。” 记者见到张永楷时,他正为下一个课时的小提琴教学做准备。“平均下来,每周要上38节课,都是一对一授课。”张永楷介绍,大陆的艺术教育市场前景可期。他的30名学生不只有考级需求的小学生,还有二三十岁的上班族,甚至退休人士。 “在教学中,我更倾向去了解学生本身需要什么,因材施教。”张永楷说,音乐和美术最大的不同是标准的明确。美术可以发散,但音乐需要更精准的表达。教师的艺术水平、耐心程度、教学方法等,都会产生不同效果。 因有两岸经历,张永楷在教学中更多了一份思考,比如“制式化”与“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如何取长补短。为保证授课质量,张永楷每天坚持练习小提琴一小时以上。秉持“亦师亦友”的教学风格,他还会关心每位学员的生活近况,在细微处给予帮助或指导。 “找到了中意的从业方向,我是幸福的。在快节奏的当下,我也会时刻提醒自己保持热忱。”张永楷说,他已决心发挥专长,在大陆做一名艺术教育的“园丁”,对未来充满期待。 如今,张永楷还担任重庆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青年委员会副秘书长一职,常以“学长”身份积极参加两岸青年交流活动,分享在渝求学、就业心得及生活感悟。他表示,要想消除一些偏见和陌生,现身说法更有说服力。希望用自己的故事,让更多台青在大陆找到逐梦机遇。(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板”上会友,享受阳光与风——台湾滑板青年在大陆的创业故事
- 福建首个地铁5G全覆盖网络在厦诞生
- 厦门翔安新店保障房地铁社区二期全线封顶
- 意大利罗马上演眼科学术盛宴,厦门眼科中心总院长黎晓新教授应邀出席
- 为台胞参与社会组织活动提供更大空间
- 2019闽浙木拱廊桥全国高校巡回展走进集大诚毅学院
- 厦门思明区推进旧村改造 何厝将迎蝶变
- 第八届海峡两岸茶文化季(秋)颁奖典礼在厦举行
- 智慧农业撑起农户“钱袋子” 农产品实现从“量”到“质”飞跃
- 120余家品牌企业亮相厦门国际人工智能教育产业博览会
- 邮轮船票制在厦落地实施 游客可提前打印船票
- 厦门一女子被骗转账 警民相助保住5万元存款
- 台商区实现港澳台同胞信用报告自助查询
- 福建首个地铁5G全覆盖网络在厦诞生
- 厦门通报今年10月份岛内出租汽车企业诚信考核情况
- 厦门地铁6号线漳州(角美)延伸段工程开工
- 中方: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公开重申恪守一个中国原则
- 厦门同安一男孩掉入深坑 保安跳下救人
- 过程不到1分钟 厦门游艇出航实现“秒申报”
- 厦门:一批保障房地铁社区明年交付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