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在云端绽放——走近参建世界第一高桥的年轻人
新华社贵阳5月4日电(记者向定杰、让青倪远诗)当夕阳的端绽的年余晖洒向贵州花江大峡谷,一座连通两岸的放走钢铁巨龙已傲然矗立。
全长2890米、近参建世界第桥面距水面高625米的高桥花江峡谷大桥,即将突破“世界第一高桥”的轻人纪录,成为中国基建的让青新名片。而它的端绽的年诞生,离不开一群年轻人。放走
4月28日,近参建世界第赶在下班前,高桥26岁的轻人技术员田红锐召集工友,蹲在桥面上,让青用粉笔在钢板上涂涂画画,端绽的年商量如何解决施工中的放走工艺问题。2021年,还在大桥勘察阶段时,田红锐就来到项目上,随着大桥一步步成长。
虽是贵州本地人,但有好几个春节,他都没回家。“这座桥就要通车了,也是一个新的里程碑,到时候会带我妈妈过来看一下。我会对妈妈说:‘看,这就是你儿子搞的大工程!’”面对镜头,田红锐表露心愿。
据了解,承建单位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六安高速8标成立之初,管理团队平均年龄只有28岁,35岁以下青年占比90%以上,几乎所有人都是第一次接触如此大跨度和高度的悬索桥。
自大桥开工建设以来,建设团队先后攻克了主塔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温控、峡谷风防范等施工中的难题,做出了多个业内首创。
“我们是一支有理想、敢担当、肯吃苦的青年队伍,在节假日期间我们坚守岗位,争取早日实现通车目标。”项目副经理王淞钰说,目前大桥正在进行主缆防火涂装,检修通道、旅游附属设施也在紧张施工中。
这个“五一”假期,在项目部成员的带领下,近百名一线建设者正悬吊在距谷底625米的猫道上,为大桥主缆穿上能抵御1100℃烈焰的“铠甲”,劳务班组的负责人刘国彬介绍,大桥未来会通行油罐车等高风险车辆,所以主缆防护层被赋予“抗火+防腐”双重使命。整个班组节假日不休息,努力为后续施工留出时间,确保大桥按期通车。
1993年出生的王淞钰,从小在城市长大,而桥梁建设大多在偏远山村。4月16日晚,历时28天,大桥顺利完成主缆缠丝,此前为赶工期,一度是24小时、两班倒作业。
“都是在工地上吃盒饭,给工人送夜宵的时候,大家就像传接力棒一样,令人难忘。”王淞钰说,花江峡谷大桥所在的地方很有底蕴,在过去,这里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后来又相继修了铁索桥、花江桥、关兴高等级公路控制性工程北盘江大桥,而今,他们正在创造新的历史。
因常年在工地,大桥的建设者从外表上看,都有超过同龄人的成熟。“95后”欧阳松是花江峡谷大桥项目工程科科长,2017年从同济大学工程力学专业毕业。
从负责设计、初勘,到扎根施工现场绘制图纸、提供技术指导,欧阳松坦言,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也更能“让专业知识有用武之地”。
“我们建的不仅是桥,更是一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纽带。”第一次参与修建世界级大桥的欧阳松说,接下来将按照工程要求,确保施工质量,助力打破交通瓶颈。
连高山、越峡谷、跨江河,等到大桥通车那天,这些曾与钢筋水泥为伴的青春身影,将在云端永远留下印记——因为最高的不仅是桥,还有他们敢于攀登的梦想。
(责任编辑:健康)
-
文化中国行·遇见非遗丨在帕米尔吟唱,74岁的他是最“燃”婚礼主持人
“想起一个事,高兴的时候想和你说,难过的时候也想和你说,听一下吧……”春回帕米尔高原,嘹亮的约隆又在山野间响起,3月末,刚刚成为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萨伍提·麦乎提,继续着他每日不断的演唱,迎 ...[详细]
-
4月2日,“青春华章 恰同学少年”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式暨“一堂思政课”活动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正式启动。作为中央网信办2025年网上重大主题宣传和重大议题设置项目,“青春华章 恰同学少年”网络主题宣传 ...[详细]
-
3月12日,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迎来了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后的第一个植树节。全县上万名各族干部群众在1.8万亩沙化土地上开展植树行动,为共同构建绿色生态屏障、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推动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贡 ...[详细]
-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记者李春宇、陈地)记者从29日在北京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中国体育代表团预计将有330名左右的运动员参加成都世运会,这将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世运会以来,参赛项目最广、参赛 ...[详细]
-
中新网杭州5月5日电(奚金燕)“五一”假期,在杭州一家超市,不少消费者正在“外贸优品”专区选购香薰蜡烛、毯子以及生鲜食品。这是杭州抢抓消费旺季,全面开展“外贸优品拓市场·杭城好物进万家”专项活动的一个 ...[详细]
-
【陇原先锋 青春榜样】王玉:奋斗绽放青春光芒 技能成就出彩人生
王玉,石油化工行业重点技能人才,现任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炼油二部催化区工程师,担任中国石油青年创新工作室带头人,也是兰州石化公司百名青年技术骨干,是兰州石化公司史上最年轻的全国技能大赛“金牌冠军”与“ ...[详细]
-
央视网消息:春日里的祖国大地,万物复苏。春有约,花不误,各地陆续迎来盛花期,大地换上缤纷的新装,空气里浸润着花香。繁花次第绽放,催生了“赏花游”热潮,更激活了蓬勃的“春日经济”。在世界自然遗产地湖南邵 ...[详细]
-
央视网消息:春耕春管时节,吉林地区的水稻育秧工作目前已经完成九成以上。在双辽市,吉林省单体面积最大的育秧工厂利用智能设备使得育秧效率和管理更加高效。具体情况,我们来连线正在现场的总台记者王亚平。记者来 ...[详细]
-
何以中国|没有姓名、没有番号……在武夷山深处为何有1343座无名墓?
没有姓名,没有番号,没有铭文,只有3块青砖、1根竹竿、1条红飘带,标记着一座红军墓。在武夷山深处的张山头村,这样的无名红军墓,有1343座。这1343座先烈遗存,共同站成一座永恒的军阵。 ...[详细]
-
央视网消息:赏花踏青,眼下正是出游好时节。近期,多地推出以“美食+文旅”活动,激发春日消费新活力。湖北:“美食+”多业态融合 激发消费新活力近日,“中华美食荟”活动在湖北武汉启动。活动现场精心打造的美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