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科技入户“最后一公里”
本报记者 许静
农业科技推广,打通难就难在由镇到村的科技“最后一公里”。而在五莲县许孟镇,入户这“一公里”畅通无阻。最后
4月20日,公里许孟镇瓜菜公司对面,打通10个农业科技示范大棚一字排开。科技棚内,入户芸豆、最后黄瓜、公里辣椒等蔬菜长势旺盛,打通青翠欲滴。科技镇林业站技术人员正根据测算的入户棚温,制定完善无公害芸豆标准化生产规程。最后
不远处的公里许孟镇王家车村。村民房克军的大棚内,芸豆正在采摘。房克军告诉记者,自己棚内的芸豆严格按照技术人员的指导种植,目前刚上市3天,批发价每斤4.8元。等卖到5月底换种其它作物,做到三茬轮作、四季有菜,整个棚预计一年可收入10万元。
科技推广难以到村入户,是因为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存在一定风险,群众怕担风险。这一难题许孟镇如何破解?
为加强引导和示范,降低农民风险,该镇筹建瓜菜公司,以10个农业科技示范大棚为依托,推行瓜菜标准化生产,打造有机蔬菜品牌;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先后引进示范日本小长芹、澳大利亚四季香菜等新品种,示范推广暖风机、红外线生长灯、保温被等新技术。
(责任编辑:科普)
推荐文章
-
如同一声惊雷,每日优鲜轰动了整个电商圈。“万万没有想到,今年踩雷的除了小音咖,还有每日优鲜。”一名知名互联网公司员工透露,因为公司福利,目前在每日优鲜平台上还有数百元余额,但已无法再下单购买任何商品。 ...[详细]
-
全国版 “两证合一”正式启动 厦门试行两年4.4万家企业受惠
东南网10月17日讯通讯员 龚新喆 张增慧)记者从厦门海关获悉,10月15日起,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和原产地企业备案“两证合一”以下简称“两证合一”)改革 ...[详细]
-
厦门闽南文化保护发展办法草案)昨提请审议东南网10月2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沈华铃)厦门是闽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闽南文化资源,有必要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方式,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昨日 ...[详细]
-
东南网10月2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王永珍) 据省财政厅消息,财政部近日下达福州、厦门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各8亿元,用于支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详细]
-
2022年6月20日,国务院国资委官网发文称,近期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进行了优化。其中,中国宝武、国投集团、招商局集团、华润集团和中国建材正式转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余下12家央企继续深化试点工作。2 ...[详细]
-
明代《万里海防图》亮相厦门东南网10月9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崔晓旭 曾宇姗)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记录厦门的地图之一《万里海防图》,亮相厦门。日前,致敬百年历史、向国庆献礼的“One-mall ...[详细]
-
厦门集中整治“问题单车”东南网10月2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崔晓旭 通讯员 张颖)共享单车出行带来极大便利,也给城市管理、路容路貌带来不少压力:乱停乱放、堵塞道路、“ ...[详细]
-
厦门日报讯 (记者 路鹏宇)10月19日,为期两天的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厦门大奖赛将在五缘湾开赛。这将是这项世界顶级水上运动大赛22年后再来鹭岛,也是继2018年6月的伦敦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时隔34 ...[详细]
-
“纸吸管真的很环保,在我嘴里就降解了。”2021年5月21日,微博网友@小利索的一句吐槽登上微博热搜,引发了1.5万余次关于纸吸管易被泡软、不易戳破奶茶封盖等缺点的讨论。微博@老爸测评-魏老爸直言:“ ...[详细]
-
东南网10月17日讯本网记者 邹玒)昨日,厦门市湖里区怡景社区的芙蓉苑小区卫生服务站正式揭牌。今后,居民就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医疗服务了。怡景社区地处湖里街道北部,辖区及周边公共医疗资源相对较少,居民日常 ...[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