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 > 她收到停车信疑丈夫有外遇 智能停车系统泄露车辆信息

她收到停车信疑丈夫有外遇 智能停车系统泄露车辆信息

2025-05-03 07:25:36 [探索] 来源:西域快线之声

原标题:她收到停车信疑丈夫有外遇 智能停车系统泄露车辆信息

她收到停车信疑丈夫有外遇 智能停车系统泄露车辆信息

▲关注停车场的停车统泄智能停车系统公众号,就能网上缴费,信疑息但也存在信息泄露的有外遇智可能

她收到停车信疑丈夫有外遇 智能停车系统泄露车辆信息

海峡网讯 据海峡导报报道 出入停车场无须取卡,缴费通过手机操作就能完成,车系极大方便了开车出行的露车辆信市民。如今,停车统泄越来越多的信疑息停车场都在使用这样的智能停车系统。

但作为车主的有外遇智你可曾想过,停车信息可能会因此被泄露。车系

最近,露车辆信一男子出去喝酒,停车统泄把小车停进酒店停车场,信疑息妻子通过手机收到相关的有外遇智停车信息。这对小夫妻大吵了一架,车系还差点闹了离婚。露车辆信

智能停车系统确实存在泄露车辆停放位置信息的可能,导报记者对此也展开了调查。

事件1

丈夫把车停酒店妻子误会他出轨

王先生和蔡女士夫妇家住杏林。因为智能停车软件引发了一场“误会”,夫妻俩大吵了一架,闹起离婚。

7月27日晚上8点多,王先生在家接到朋友的电话,约他去外面跟几个朋友喝酒。征得妻子同意后,他便开车出门了。

过了大约半小时,蔡女士的手机收到一条推送信息:老公把车子停放到一家酒店的停车场了。

蔡女士看到信息后,认为丈夫可能出轨,当即打电话过去质问,但王先生并没有接听电话。气急败坏的蔡女士赶到这家酒店停车场,并找到了车。

这时,王先生回电说在酒店附近的一家酒吧跟朋友喝酒。发现妻子的情绪不对,他赶紧从酒吧出来当面解释:“酒吧附近不好停车,我担心车子被贴罚单,所以才把车子停到酒店的停车场里。”

但不管王先生怎么解释,蔡女士就是不听,大吵了一架,还说要离婚。最后,在朋友、酒吧和酒店工作人员三方的共同证实下,夫妻俩才化解了这场误会。

那么,王先生去了哪里,蔡女士到底是怎么知道的呢?

蔡女士告诉导报记者,她和丈夫一起去那家酒店参加过婚宴,而该酒店停车场使用的是一款智能停车软件,只要关注微信公众号就能缴停车费。“那次刚好是我用微信付的费用,只要缴过费,车牌号便和手机绑定了,下次只要车子再进入停车场,手机就会收到停车系统推送的进场通知。”

此事证明,智能停车系统确实存在泄露车辆停放位置信息的可能。也有其他市民反映,遭遇被人实时“监控”车辆的尴尬。

事件2

朋友帮忙付车费从此知道他去哪

“你今天又去哪里浪了?我知道你的车子开到哪里去了。”前几天,在岛内从事金融行业的宁先生和朋友一见面,朋友便一脸坏笑,让他摸不着头脑。

宁先生再三追问,朋友才告知:他是通过一款叫“i车位”的智能停车软件得知宁先生的车子的去向。

虽然这只是个玩笑,但宁先生却觉得不安全,隐私这么容易就被曝光了。“这款停车软件有疏漏啊,认证资料很简单,对用户的识别度很低,只要车牌号和手机就可以。”

宁先生认为,当天开车去了哪里,很容易被人实时监控和掌握,“要是被别有用心的人恶意关注,追踪车辆的去向,隐私就会被曝光”。

从事律师行业的林先生也深有体会。前段时间一个晚上,他应酬喝酒后,打电话请朋友来酒店帮忙把车开回家。离开停车场时,朋友代付停车费,也就是说,车辆已经绑定了朋友的微信。“之后,只要我去了使用同款智能停车软件的停车场,我朋友就会收到微信推送的相关入场信息。”

宁先生一向行事谨慎,让朋友微信解绑他的车牌。出于安全考虑,他决定不再使用智能停车软件,“也就稍微麻烦一点,我就用现金付停车费”。

记者体验

知道车牌号就能查到停哪里

昨日上午11点20分,导报记者开车来到SM广场一期的停车场。

停好车后,导报记者借用朋友的手机,登录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i车位”,再输入车牌号,点开“代缴车费”,就可以看到入场车辆的车牌和信息,其中,停车场一栏显示“车主已隐藏停车场”,入场时间只显示2018-08-14;而切换到“停车缴费”,输入车牌号,停车场显示为“厦门SM城市广场”,入场时间则非常具体,精确到秒。

也就是说,若对方停车的停车场使用了智能停车软件,你只要知道对方的车牌并通过微信关注到该软件,就能知道对方的车子停在哪里。

昨日下午2点多,导报记者来到文化艺术中心停车场。这里使用的是速停车智能停车系统。

因为此前用微信关注过该系统的公众号并用手机注册了速停车,导报记者一进场,微信便收到提示。同样,导报记者用朋友的手机输入车牌号,并选择车辆缴费,就轻而易举知道了车子的去向。

然后,朋友开着导报记者的车到杏林一个停车场,这里同样使用了“速停车”智能停车软件。朋友开车一进入该停车场,导报记者的微信便收到相关入场信息、停车场情况以及入场时间。

这些体验进行之前,导报记者并没有在该智能停车系统绑定车牌进行认证。

客服回应

可上传行驶证进行车辆认证

昨天下午,导报记者致电速停车客服。客服人员回复,他们也经常接到车主的投诉,说车子的去向被别人所掌握。“车主不愿意被他人知道车子的动向,那么我们就建议他们做车辆认证,只要上传行驶证的图片到平台,这样别人就查询不到任何关于车子的信息。”

客服还说,另外有种情况需要注意。比如,你家中有一台车,一家人都在使用,轮流开。你用你的微信和行驶证认证了这部车,那么你的家人开这部车,在使用速停车的停车场停车时,就只能现金缴停车费,无法用微信等支付停车费。如果这部车没有进行认证的话,那么家人开这辆车外出,也可以通过该停车系统用微信等支付停车费。同时,他人也很容易通过手机就查到车子所停的位置等信息。

使用“i车位”的宁先生也打电话咨询了客服。客服回复,绑定车牌号和行驶证,证明车子是自己的,别人就查询不到相关具体信息了。“i车位”公众号也提醒用户,为保护隐私,请前往“个人中心―隐私保护”中上传行驶证认证。

律师说法

运营者应确保个人信息安全

福建自晖律师事务所张嘉嘉律师认为,停车软件因系统设置不当等原因,导致存在泄露用户定位的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其收集的个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毁损、丢失。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个人信息泄露、毁损、丢失的情况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按照规定及时告知用户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停车软件应当采取合理措施对存在泄露用户隐私的风险进行补救。

如停车软件拒不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补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规定,停车软件服务提供商除了需要承担民事侵权责任外,有关主管部门还应当对停车软件服务提供商实施责令改正、给予警告、视情节予以罚款等行政处罚。

导报记者黄敏江/文陈巧思/图

(责任编辑:社会)

推荐文章
  • 父亲呵斥儿子几声被错当人贩子 民警排除疑似拐卖警情

    父亲呵斥儿子几声被错当人贩子 民警排除疑似拐卖警情 海峡网讯(厦门日报记者房 舒见习记者汤海波通讯员韦正翾)三岁左右的小男孩不停哭闹着,嘴里喊着“我要回家”,旁边有个穿白色衣服的年轻男子。近日,热心群众看到这一幕后,立即报警:他 ...[详细]
  • 日照师范学生技能大赛显身手

    日照师范学生技能大赛显身手 五名选手全部拿奖  本报讯(记者 李刚业) 昨日,记者从日照师范学校获悉,在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技能大赛中,该校5名参赛选手全部获奖。其中,参加声乐项目的秦欣宇获一等奖,参加舞蹈项目的赵一 ...[详细]
  • 日照市第二届印刷质量奖评选活动启动

    日照市第二届印刷质量奖评选活动启动   本报讯(记者 谢岩) 记者从市文广新局获悉,日照市第二届印刷质量奖评选活动于近日启动。  据了解,日照市印刷质量奖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发起,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市印刷协会联合设立,这是我市印刷业 ...[详细]
  • 日照市推广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

    日照市推广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   本报讯记者 周伟)10月9日,记者到岚山区碑廓镇下湖村采访,只见岚山区金玫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农机手操作着玉米联合收割机,伴着轰鸣声,驶入一块玉米地,开始机收作业。  随着前端割台时而抬高、时而降 ...[详细]
  • 酱油当洋酒?外文包装看不懂 乱猜误用有风险

    酱油当洋酒?外文包装看不懂 乱猜误用有风险 -一些市民根据商标图绘等想当然使用洋货-专业人士提醒:事先应通过可靠渠道查询使用方法制图/张平原海峡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黄语晴)买回海外的护肤品、食品或药品,面对看不懂的外文包装,查也不查就想当然地使用 ...[详细]
  • 本周有8℃左右降温 18日早晨最冷

    本周有8℃左右降温 18日早晨最冷     本报讯(记者 刘祥彩) 新的一周又开始了。14日下午记者从市气象台获悉,预计本周二也就是10月16日,我市大部分地区有阵雨;从16日夜间开始,受较强冷空气影响,我市气温明显下降,降温幅度8℃左 ...[详细]
  • 黄灯亮了必须等一等 闯黄灯致车祸要负全责

    黄灯亮了必须等一等 闯黄灯致车祸要负全责   本报讯(记者 王仕瑞 通讯员 徐礼国) “一时冲动,闯了黄灯,就出事了!”10月15日,刘某拿着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五莲大队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懊悔不已。  9月30日,家住潍坊市某区 ...[详细]
  • 日照市第二届金秋菊展开展

    日照市第二届金秋菊展开展   本报讯记者 刘玮玮)暗红的“香菊”、深紫的“墨菊”、柔绿色的“绿云”、深红的“珍珠”……10月20日,50多个品种10万余盆菊花在日照植物园争相绽放。当日,“迎十八大”日照市第二届金秋菊展在此开展 ...[详细]
  • 厦门筼筜湖的外来客 中华鲎在湖中安家 栗喉蜂虎首次现身

    厦门筼筜湖的外来客 中华鲎在湖中安家 栗喉蜂虎首次现身 海峡网9月2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沈华铃/文 吴晓平/图)漫步筼筜湖畔,竟有意外惊喜,最近,市民黄先生在湖边散步时,先后发现了海龟和中华鲎在湖水中畅游。“海龟和中华鲎原本都生活在大海,在筼筜 ...[详细]
  • 举报食品安全犯罪最高奖励30万 日照公布举报电话

    举报食品安全犯罪最高奖励30万 日照公布举报电话 15日,记者从山东省公安厅获悉,《山东省公安机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举报奖励实施办法(试行)》近日颁布实施。根据这一办法,任何公民、法人均可举报食品安全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符合奖励标准的,最高可获30万 ...[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