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区”让“三个东港”更靓丽
本报记者 许静 通讯员 乔祥明
不到两年,文化名区“中国黑陶之都”、东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荣誉称号花落东港。更靓
仅仅10个月,文化名区1处山东省文化产业重点基地、东港2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枝繁叶茂。更靓
自2011年11月启动“文化名区”建设至今,文化名区东港区将文化积淀和现代产业有机结合,东港借“文化名区”助推城市发展。更靓
文化强区:26个文产大项目力推“实力东港”
2012年12月初,文化名区东港工艺文化城文产项目主体竣工。东港此时,更靓距开工不到半年时间。文化名区
在文化政策的东港扶持下,全区26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进展顺利:投资1.5亿元的更靓玛雅包装二期项目建成投产,投资1500万元的保利数字院线建成启用,拟投资10亿元的河山生态文化旅游项目筹备开工……
软件开发、动漫设计、服务外包等新兴文化产业如雨后春笋,深度软件、活点网络、海帝电器等一大批骨干文化企业在高新区省文化产业重点基地、青年创业中心等处,形成集聚效应。
绿茶、黑陶、农民画、文化创意——东港“新四宝”已成长为特色朝阳文化产业。单黑陶产业就涌现出广云黑陶、黑陶邢艺术馆等科研机构和民间制陶场所30余家,每年总产值超过22亿元,产品畅销十几个国家。
文化惠民:一刻钟公共文化服务圈给力“幸福东港”
“在这里读书作画、唱歌跳舞,样样行哩!”2月28日,在石臼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内,文化路社区的李为业正和老街坊一起休闲娱乐。
像这样的镇级文化服务中心,全区将建成9处。东港区去年民生支出5.48亿元,惠民文化投入就占了三分之一。
文化惠民,群众共享。目前,全区在建文化馆、图书馆各1处,镇街道综合文化站9处,文化大院490余处,农家书屋620余处,提升新型农村文明社区150个。
城乡文化共生共荣,双向流动:140余支庄户专业剧团的戏曲、民俗表演、民间藏品“三进城”;“梦想系列”文化工程组织文化下乡活动550场次,培训农村文艺骨干1100余名……
文化富民:三条文化旅游线打造“美丽东港”
3月2日,河山镇范家官庄的草莓正值采摘季节。 (下转A3版) (上接A1版)52岁的尚培兵满脸喜悦:“节假日一天就赚千把块,去年俺一个棚收入八万多呢。”
文化铸魂,旅游富民。草莓文化节、豆腐文化节、绿茶文化节……一个个乡土文化品牌,让村民的口袋渐渐鼓起。
东港区推出三条“美丽之旅”文化旅游线,重点打造“生态三庄”“花木西湖”“果蔬陈疃”三大乡村文化旅游品牌。
在东部,投资10亿元的海曲文化新城建设,将有效拉动将帅片、古城一线旧村改造,“一院一祠一古城”“一茶一竹一状元”的文化之旅让游客充满期待。
在西部,随着三庄镇被评为省最佳休闲乡镇、陈疃镇被评为省级蓝莓之乡,西湖镇被评为江北第一黑木耳基地,以生态观光、农业旅游、城郊采摘为主的文化生态游成为城郊游首选。
- ·快讯:台“立法院长”选举上午10点30开始投票
- ·我市表彰 10 名“新时代好少年”
- ·日照市网络拉歌赛评选即将开始,快给你喜欢的作品点赞吧!
- ·读好书·听心声·润人生:合肥十中启动第24届读书节
- ·新疆重点交通项目建设热火朝天
- ·更方便!日照社会保障卡即时制卡银行网点达57家啦!
- ·岚山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项目通过国家级核查
- ·全市首例审查逮捕听证会在岚山召开
- ·接连“碰瓷”山东舰福建舰,民进党别往自己脸上贴金!
- ·工行合肥蜀山支行营业室为农民工上门办卡受夸赞
- ·道德模范|管恩美、倪景荣: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婆婆
- ·我市首届大学生创业大赛选拔赛举办
- ·形式创新、内容多样 走进各地“国家安全教育”课
- ·停电公告!请提前做好准备~
- ·日照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情况通报会
- ·市老科协参观考察我市水文工作